上海话的范围
钱 乃 荣


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居才开始形成的。古代在长江出海处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水势浩大的松江(后称吴淞江,在今吴淞江即苏州河以北),在其下游近入海处,有上海浦、下海浦两支流,形成了两个地段。上海浦后来就成为今闸港(闵行区南部)到虹口港之间的黄浦江。由于吴淞江的浅狭淤塞,使原在华亭县城北吴淞江口南岸的青龙镇的港口条件为上海浦所取代,南宋朝廷就在上海置市舶务,后在咸淳三年(1267年)设置了上海镇,人口增多。到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析松江府地盘建上海县时,黄浦江中段两岸已形成了一个人口聚居中心,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话就这样产生了。 语言的分化和趋同与社会和生活范围的分合密切相关。首先主要是因为有了经济活动后造成了人口的迁徙,人们长期聚集在一个比较自足的生活区域内,这个地方就可能会形成有别于附近语言的另一个语言的中心,这个新中心的语言应该是人口迁徙源地方的语言的一个变体,这个语言变体也由于居地人民长期与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相联系而不断向地区中心的权威方言认同和靠拢。 今上海地区的语言主要可以分两大块。古松江把这块三角洲分为南北两块:淞南和淞北。淞北的地域大致是现今的嘉定区和宝山区的北部、中部,这块地方的人口主要是从苏州府移来的,淞南一直到杭州湾长期属松江府管辖。上海县是松江府的一部分,其人口主要是从松江地区扩散而来,上海话也就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变体。长期以往,府城松江方言也一直是上海县地区人民的权威方言。原华亭松江地区的历史,从今青浦福泉山崧泽、查山古人类遗址的出土文物来看,已有6000年了,那里的初民后来就是百越民族,直到中原周王朝建立以后才有汉人的南迁,到西晋后大批汉人南迁长江流域,后来汉人同化和排挤了这块土地上的"南蛮"。因此发展缓慢的松江话里不但保留着许多上古、中古汉语的残迹,还遗留了古百越民族语言的底层,这些沉淀也自然带在上海话里。 上海方言和松江方言是同属于松江方言大区的两个小区。在现今"上海市"的版图上,按语言特征分,分属三个大区:太仓大区、松江大区和吴江大区。在太仓大区中,包括淞北的嘉定方言区和崇明方言区;在松江大区中,包括上海方言区和松江方言区;吴江大区在上海地区只有一小块练塘方言区。在今"上海市"地域内的5个方言区是按照语音特征划分的, 却大致与古代的自然地理和行政建置大致相同。 方言的分区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特征来进行划分,这些特征必须是使用频率高的,本地人语感明显的。语言里语音中的声调的概括力最强,声调的辨义作用又是汉语的本质特征之一。声调在语汇中的同类出现频率比其他各种特征都高,本地人最明显感受到土语的所谓软硬轻重其实主要就是声调的差异。声调的高低升降通常用五度制数码来表示,1度最低,5度最高,比如普通话"妈、天"调类称阴平,调值为高平"55"、"麻、田"调类称阳平,调值为高升"35"。"阴平"、"阳平"等调类是从唐宋时的中古音系继承而来的。 下面是5个方言区的声调比较表:

方言区

调类数

阴声调

阳声调

阴平

阴上

 

阳平

阳上

阳去

 

全清

次清

太仓大区

崇明区

 8

52

435

44

 5

13

31

213

 2

嘉定区

 7

52

435

44

 5

31

 213

 2

松江大区

上海区

 8

52

    44

35

 5

22

213

13

 2

松江区

 8

52

    44

35

 5

31

22

13

 2

吴江大区

练塘区

 9

52

 51

 44

35

 5

31

22

13

 2


在吴语地区,中古音系的8个声调类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在现今的老年人口中还保留得较完全,不像在普通话里合并得多,我们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吴江地区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即不送气声母(全清)开头的字和送气声母(次清)开头的字声调也会不同,如"补、赌"(声母为"b、d")的声调读"51"降调,而"谱、土"(声母为"p、t")的声调读"44"平调。因此练塘有9个声调,全清阴上的"51"和吴江的黎里、芦墟、盛泽一样。 在今"上海市"的版图上,青浦区原泖湖西南的练塘地区包括练塘镇乡、小蒸乡、蒸淀乡、西岑乡、莲盛乡、金泽乡和商榻乡,由于古代沿泖湖水系从北至东至南与松江府所属地区相隔,这一带古称章练塘,自唐至明一直属苏州府的吴江、长州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后归吴江县、元和县、青浦县合辖,1910年才归松江府青浦县管辖,(最近出版的《上海历史地图集》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在方言事实上可以证明确与青浦其他地区有别,可见方言研究与历史地理的密切联系)现在在阴上声调中还保留着全清和次清的区别,可归入吴江方言大区,但它的其他声调尤其是阳声调和松江方言区相同。崇明岛上的方言和1912年才归宝山县的长兴、横沙岛都属崇明方言区,由于南宋以后崇明长期属于江北扬州路管辖,其方言与海门相近;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江南的苏州府太仓州,因此又与原属苏州府的嘉定方言区相近。这两地在清朝同归太仓州管辖。嘉定方言区地域包括今嘉定区、宝山区在古松江以北的地区。嘉定方言区老年人阳上、阳去已合并,所以只有7个声调。崇明方言与嘉定方言区方言的主要差别上阳平"13"和阳上"31"声调的不同,而这两个声调崇明正好跟海门方言相同。 淞南地域长期稳定属松江府所辖。唐朝起称华亭县,五代吴越王时起置秀州(南宋改嘉兴府)管辖,以后人口剧增,元朝至元14年置华亭府第2年改称松江府,直至清末。松江方言大区的地域很大,语言的一致性也很大。尤其是其中的松江方言区包括今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县大部分地区及闵行区(原为上海县)的一部分地区的大片土地。松江大区的音系里声母、韵母几乎完全相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中古通摄字"风、冯"等字读如"轰、红"。这个大区的声调与淞北有较大的差别,阴上和阴去相反,阳调类也有不同。 上海方言区在松江方言区的东部,分布在黄浦江中段两岸的地域。南宋建置上海县,上海浦东地区一直为上海县所辖。清朝雍正年间,川沙厅、南汇县从上海县析出。上海方言与松江方言阴声调完全相同,只有阳平调和阳上调不同,可以说上海方言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分支或变体。以阳平"22"平调为标志可以将上海方言区和其他4个方言区区别开来。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Edkins)在他1853年出版的《上海方言语法》中已提到在上海的西面有一个低降调与上海方言的阳平低平调不同。1978年我在上海市南市区黄家路调查世居南市(即原上海县城)的一位老年人,还记到"22"声调残存在一些阳平字里,八十年代中后期陈忠敏先生还在上海城区尚未到达的上海方言区的北部、西部、南部以及浦东的许多地方的老年人中系统调查到"22"阳平调。在八十年代初,我也在南市区、浦东黄埔区、奉贤县泰日、头桥北部和南汇县惠南都调查到以阳平调字开头的双音节词(如:"长城"、"铜铃"、"蹄膀"、"媒人")的连读调读"23+33",这个22阳平的连读调在现在使用的人更多些,上海城区渐渐听不到了,但还保留在沪剧的传统戏(如:"庵堂相会"、"罗汉钱")里,成为判别老上海人的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我1980年记到的上海市南市区老上海的双音节词的连读调 与80年代中期石汝杰在川沙镇上纪录的川沙镇的连读调其调型基本相同,石在离川沙县城厢镇不远的施湾、六团都记到了城厢已合并掉的阳平单字调22。由此可见浦东和浦西同属阳平22地区,而与松江方言区的低降调31不同。现今我们可以用前字"22"的连读调更容易地把上海方言区划出来。 根据"22"阳平调为标准,上海方言区包括的地理范围是:嘉定区今吴淞江北岸的封浜乡,普陀区的长征乡、桃浦乡、真如镇,闵行区的纪王乡、诸翟乡、华漕乡、新泾乡、梅陇镇、虹桥镇、曹行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徐汇区的龙华乡、漕河泾镇,长宁区的北新泾镇,宝山区蕴藻浜以南的淞南乡、大场镇乡、庙行乡及葑塘乡东部,虹口区的江湾镇乡,杨浦区的五角场镇乡,上海市城区,浦东新区,南汇县和奉贤县的四团乡、平安乡、泰日乡北部和头桥乡北部。上海方言区的北缘要比原松江府的北域更向北一点,贴近蕴藻浜。

 
CopyRight (C) 2000 HAO.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800*600屏幕分辨率和Netscape4.0或IE4.0以上版本